画质怎么样?——论相机画质的构成

,

Published on

首先,我是学习摄影的不是研究相机的,不过有必要把一些基础知识记录传播一下,免得太多人被厂家、JS或者托儿们忽悠来忽悠去,最后还帮着误导更多人。


任何修改都是耍流氓!

 

传感器

传感器大小

传感器的尺寸大小会决定适合的像素数范围,已目前的主流相机(2013)来看,aps-c幅在1200万~2400万之间,全画幅在1600万~3600万之间(c幅的面积占全幅的43%左右)。像素数决定了照片的绝对分辨率,在合适的像素数范围(像素密度)内传感器都会有整体不错的表现。

传感器材质

主流的单反都是CMOS感光元件,CCD在中画幅上还有保留。随着CMOS技术的不断进步,几个指标已经赶上CCD,未来也会在更大画幅上使用。

传感器工艺

单个像素越大能接收的光线就越多,但是厂商一般不会透露这个参数。微透镜的好坏对受光量和边缘成像有很大影响,但是没有具体的参考指标。其它是不知道的,毕竟对感光元件没有研究,半导体太复杂了。

处理器

处理器的性能非常重要,会影响画面的噪点、连拍、对焦等等,甚至jpg质量、存储速度、反应速度。

 

镜头

分辨率(锐度)

大部分镜头的中心分辨率都有不错的表现,主要问题在边缘和边角。决定中心分辨率的主要是镜片质量和数量,质量越好分辨率就越高,数量越少分辨率越高;边缘分辨率主要受下列镜头缺陷的影响,造成这些缺陷的一是镜头的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,二是出于成本考虑。

像差

像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范畴,每一种像差都会降低分辨率,包含这么几点:畸变像场弯曲像散彗形像差球面像差畸变分枕形畸变和桶形畸变,有时在一张照片上同时出现,大部分可以通过后期制作修正;场曲在大部分镜头中都存在,一般不会对画面造成影响;像散可以理解为水平失焦或者垂直失焦;彗差顾名思义类似彗星的形状;球差会影响整体分辨率和焦外。

边角失光(暗角)

暗角很少人去注意,大多数的照片拍出来有暗角甚至会给照片加分,但在某些情况下暗角太严重(削弱超过1.5ev,某些广角、超广角镜头或使用高密度的ND滤镜时出现)就成了一种缺陷,即使靠后期修正也会影响到画面边缘的宽容度。

色差

色差分横向和纵向,横向色差就是常见的紫边、红移(误);纵向色差是在焦外的紫、绿色圈圈,在大光圈镜头中比较常见,而且很难靠后制消除。

眩光

眩光主要受镀膜和镜片数量影响,好的镀膜有超低的反射率,增加透光率的同时不容易产生眩光,逆光拍摄也有很好的效果,优秀的镀膜还不会改变可见光的色彩。使用遮光罩也可以避免一定角度的眩光。

 

现在对光学的认知大概就上面这些,也许会有理解偏差和还没有接触到的,请高手不吝赐教。


说到底画质怎么样,画质好不好,其实好坏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。

有人觉得画幅大是好,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全画幅(有些全画幅一些方面还不如c幅);有人觉得像素高是好,其实要考虑合理的像素密度和传感器发展水平,还有更重要的是你的需求;有人觉得镜头光圈大是好,有些镜头的整体素质甚至不如同厂同焦段光圈更小的,但价格确卖得很高(比如C家的50mm),等等。

相机只是工具,好坏都是相对的,不同需求就有不同选择,适合才最重要。

Comments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